Books Published by Faculty Members

周佳榮著:《香港潮州商會九十年發展史》

(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337頁。

香港潮州商會自成立以來,經歷了不同時期的社會變遷,有起伏、有發展,就像在大海中航行的紅頭船,本着濃厚的鄉土觀念,以拼搏的精神奮勇前進。作為香港逾百萬潮人歷史最悠久的商會,於工商業務之外,亦重視育才興學和社會公益,是本地具代表性的團體之一。「以潮人為榮,以香港為家」,香港潮州商會一直致力營建國際網絡平台,而又不忘弘揚桑梓文化。誠信,團結,為中華之再興,為世界的共融。

周佳榮主編:《百年傳承──香港學者論中華書局》

(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2年),380頁。

1912年元旦,隨着中華民國創立,中華書局在上海開業。中華書局的出現,伴隨着共和體制的誕生及中國出版業的成長,創局之初就秉承「弘揚中國文化,普及民智教育」的宗旨。百載艱苦經營,歷經無數起跌,終屹立不倒,成為推廣中國文化與教育的重要文化機構。一百年歷程,數萬種圖書,構築起中華學術文化的共同家園。
2012年,中華書局迎來百歲華誕,服務香港亦已八十五年了。為了紀念這重要日子,我們特別邀請周佳榮教授主編了這本《百年傳承──香港學者論中華書局》。本論文集收錄了十多位在香港各間大學和文化機構任職的專家學者的論文,從經營、人物、文化傳承、圖書文化、雜誌介紹等不同角度,介紹中華書局百年來在出版及學術文化上的貢獻,以作為百年中華一路前行的印記。

周佳榮著:《近代日人在華報業活動》

(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300頁。

近代中日兩國關係錯綜複雜,報刊出版活動是重要的一環。日人在華經營的報刊多達二百餘種,著名的中文報紙有北京的《順天時報》、瀋陽的《盛京時報》和福州的《閩報》等,刊行二三十年以上,對中國政局和社會影響頗大。這些報刊既反映了日本的對華政策,在一定程度亦促進了彼此間的文化交流。本書將日人在華辦報事業分為發韌期、開展期、定型期、延續期和沒落期,並作了較完整的探討,從而評價其得失,藉此展現近代中日關係史上一個嶄新的側面。

〔日〕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啟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修訂譯本)》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424頁。

本書是研究中國留日學生的首部權威著作,使用大量第一手史料,包括留日學生的日記、書信、著譯、口述資料及中日文公私檔案文牘等,詳述一八九六年至一九三七年間留日緣起與演變、留日學生就讀之學校與課程、留日生活、留日時期之文化及政治活動,並且論述清末革命派及維新派在日本之組織與活動,又立專題章節探討留日學生與中國近代思想、政治、教育、文學、語言、翻譯、出版事業方面的關係及其影響。本書取材廣博,面世(一九六零年初版,一九七零年增訂版)以來,備受國際學術界重視,咸認對於開拓多方面學術研究,極具啟發作用,又為中國近代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重要參考書籍。中譯本訂正原著漏誤,並略事刪節,又補充新近資料,重編留日史大事年表,附加譯注及徵引文獻目錄。

宮崎滔天著,林啟彥譯注:《三十三年之夢》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284頁。

《三十三年之夢》是宮崎滔天於惠州起義失敗後,在一種經濟極度拮据、心境極度憤怨的情況下寫成的前半生經歷的回憶錄。全書分為二十八節。前半部敘述了滔天自己的家世,早年受教育的經過,他的大陸思想的產生與形成,以及早年在南洋、泰國等地的移民活動。後半部詳細記錄了他與中國革命活動的關係和經歷,主要包括他如何結識孫中山和投身中國的革命運動,到華南去營救康、梁,運武器支持菲律賓的革命志士,促成華南、華中等地會黨與孫中山的合作,以及參與策劃惠州起義等事件,而以惠州起義失敗後,他投身於浪花節界為生一事終結全書。對研究近代中日關係、日本明治時代社會問題,本書都富有價值。

麥勁生主編:《中國史上的著名戰役》

(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366頁。

從古到今,不論中外,戰爭往往是解決紛爭,或實現國家目標的慣常手段。中華民族歷盡戰爭洗禮,各大小戰役也是歷史家的重要研究對象。本書所收錄的文章,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十二個著名的中國戰例,讀者可以從而認識中國獨有的戰爭形式和文化。首部份以戰爭類型為主題,包括「殲滅會戰」、「閃擊作戰」、「山地野戰」和「登陸戰」等。次部份側重20世紀的重大戰役,旨在展示近代中國戰爭形態的進化。

麥勁生、周佳榮、丁新豹主編:《丁日昌與近代中國》

(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251頁。

丁日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重要官員和改革家,協助李鴻章辦理洋務,官至江蘇巡撫、福建巡撫,加總督銜,會辦南洋海防,兼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與李鴻章、沈葆楨並稱「北洋三傑」。於政治、軍事、實業之外,丁日昌亦重視文化教育,購報譯書,力求新政,廣設義學;個人又喜藏書,搜購書籍多至十餘萬卷,是清末著名的藏書家。
本書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與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丁日昌與近代中國」研討會的論文結集,按三大主題把有關專文輯集成書,分別論述丁日昌的生平、思想、事業、交友、藏書和著譯等多方面,特別探討丁氏在江蘇省的政績及其與潮州、香港、台灣等地的關係。既有助於我們了解丁日昌其人其事,對學界研究中國近代洋務運動、中國近代史亦甚具參考價值。

黃嫣梨著:《巾幗何讓鬚眉:中國婦女史研究論集》

(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298頁。

書首有題為〈從詩詞看中國婦女心態〉的代序,收錄論文十四篇,〈宋朱淑真詠史詩十首述評〉、〈晉代女子風範及其學養管窺〉、〈轉型中的清代知識女性〉、〈徐燦的思想與傳統婦德觀念〉、〈從《于雲殘冊》看清代才女魏于雲〉探討了古代至清代的婦女問題,〈革新時期中國婦女新典範之建構〉論述了梁啟超的「強國保種〉和孫中山的「超賢妻良母觀」,以下幾篇分別就近代著名女性呂碧城、陳婉衍、何香凝、林宗素、陳衡哲、林徽因作了專題研究,最後為〈東江女戰士訪問實錄〉和〈香港女性教育的發展與社會地位的遞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