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Published by Faculty Members

彭淑敏(合著):《改變香港歷史的六十篇文獻》

(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479頁。

這是一部新穎翔實的香港歷史文獻讀本。所選的歷史文獻,諸如《南京條約》、《英皇制誥》、《省港罷工委員會命令》、《防止賄賂條例》、《中英聯合聲明》、《國家安全條例草案》等,都是對香港發展的進程曾產生過深遠影響的條約、政令和法例。然而,本書又絕不僅限於收錄官方文件,像《獅子山下》、《釣魚台戰歌》等歌曲,孫中山在香港大學的演講等民間文獻,也是編者所關注的。

彭淑敏(合著):《辛亥人物群像》

(香港:中華書局,2011年),315頁。

66個辛亥革命的關鍵人物,分屬滿清以及革命派兩大陣營,各人關係與命運互相牽引,促成、催生、影響著晚清的命運,以及辛亥革命的成與敗。以不同人物切入,縷述段段影響中國命運的歷史事件,扣人心弦。

周佳榮、丁潔編著《中國女性史閱覽入門》

(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0年),264頁。

中國女性史是學界矚目的新研究範疇,近年來更成為大學常設科目及中學歷史課程教學專題。本書以知識導引、研究述評和書目概要的形式,為讀者提供檢索、教學和研究上的方便,內容旨在解構中國女性角色和社會地位的歷史視像,分為「中國女性史綜覽和學界研究概況」、「古代傳統女性的角色和社會地位」及「近代以來女性的新角色和新形象」三編,包括三十三個課題,總共介紹了逾二百種文獻典籍、學術著作和普及讀物。自遠古以來,中國女性走向現代的步伐,一書在手,與君細賞、分享和共鳴……

劉詠聰主編《中國婦女傳記辭典.清代卷》

(悉尼:悉尼大學出版社,2010年),297頁。

本書收錄清代(1644-1911年)近二百名具代表性婦女的傳記,她們都是不同領域的先驅,漢、滿、蒙等各族都有,包括農民在內的各個階層。其中有的生活於台灣、香港地區,有時甚至遠離故土,大半生居留在國外,而都成為中國婦女中首次從事某種活動的人。參與撰著的學者及翻譯人員多達八十餘人,分別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台灣、日本、荷蘭、美國、加拿大,實屬國際合作盛事,為清代婦女譜寫了一個時代的歷程。

Cindy Yik-yi Chu, Chinese Communists and Hong Kong Capitalists: 1937-1997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196pp.

This book studies the activiti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in Hong Kong from 1937 to 1997. The Chinese Communists were involved with the Hong Kong capitalists.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 and mutual interests constituted the manifestation of a united front effor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were more accommodating of Hong Kong and open to working with the local capitalists than some observers might think. This book reveals a unique part of Chinese Communist history, and six decades of astonishing united front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s and Hong Kong upper-class capitalists. It should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anyone interested in contemporary China.

Iwan Michelangelo D'Aprile and Ricardo K. S. Mak (ed.), Aufklärung – Evolution – Globalgeschichte

(Enlightenment – Evolution – Global History) (Hannover: Wehrhahn Verlag, 2010), 311pp.

The essays in this volume deal with the Enlightenment historical and evolutionary thought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Besides examining the Enlightenment historical thought in the contex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of "effective history," they perspectivate global history in the 18th century. Major issues addressed in this volume inclu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and a wide range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including 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philology and travel literature, etc in the 18th Century, and Enlightenment historiography and evolutionary theory.

周佳榮、侯勵英主編:《中國文明──文化轉型的歷程》

(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0年),297頁。

本書輯錄的二十二篇論文,選自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清華大學合辦第六屆聯合學術研討會,這次會議的主題是「轉型中的中國──國內和國際的挑戰」。陳峰、樊富 主編的《熱點中國──轉型時期的挑戰》是本書的姊妹篇,兩冊論文集合起來,可以對中國歷史、地理、社會、經濟、政治等各方面有通盤的了解。本書尤集中於以歷史學的角度探討中國文化傳統和近代的文明進程,反映了學界所關心的一些重要課題,展示了新世紀的視角和景象,供有興趣認識當前中國問題的讀者和文史研究工作者參考。

周佳榮、文兆堅主編:《陶行知與近代中國教育》

(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10年),394頁。

陶行知是近代中國著名教育家,在平民教育、鄉村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論等方面都有貢獻;他曾三次到香港,成立中華業餘學校,在本地播下了普及教育的種子,戰後復校並發展而為中業教育機構。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輯「陶行知與近代中國」,收錄了十二篇在「陶行知與近代中國」研討會上宣讀的論文;第二輯「陶行知研究論壇」包括研究札記和書評等十一篇。香港學界近幾年來在陶行知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若干成績,以及兩岸三地專家學者就有關課題進行交流切磋的情形,本書都充分反映了出來,關心教育問題的讀者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