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Published by Faculty Members

鄺智文與蔡耀倫合著:《東方堡壘——香港軍事史1840-1970》(香港:中華書局,2018年)。488頁

香港除了是知名的貿易港,也是英國的「東方堡壘」。許多人把這個殖民地與直布羅托和馬耳他相提並論,它是大英帝國戰略中關鍵卻又脆弱的環節,在紛亂的歲月接二連三受到敵人威脅。本書檢視香港在大英帝國防衛體系中不斷發展的角色,來自俄國、法國、美國、德國、日本和其他國家此起彼伏的挑戰,以及二次大戰前一段時間的防務準備。書中有一章論述1941年日本侵略這個殖民地時爆發的香港戰役,為這場戰事提供新的解讀。其餘各章探索香港在冷戰時期迭經變化的戰略角色,以及軍事實力的逐漸減弱。本書不但集中於政策和事件,還探討香港駐軍的日常生活,軍方和文人政府之間的鬥爭,以及武裝部隊和平民之間的關係。這是首個有關香港防衛的全面研究,涵蓋殖民時代初期至1970年英國結束在蘇伊士運河以東地區的軍事利益,書中採用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檔案的原創研究,包括英文、日文和中文資源。書中並附有多幅詳細地圖,供歷史學者和軍事愛好者研究。

Clara Wing-chung Ho, Ricardo K.S. Mak, Yue-him Tam (eds.), Voyages, Migration, and the Maritime Silk Road: On China's Global Historical Role 

(Berlin & Boston: DeGruyter, 2018), 261 pages

This multi-authored volume resulted from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cusing on topics rela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China in the global history. Apart from introductory chapters exploring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contextualizing China’s historical role in the world, this volume also includes rich discussions on the following themes from the ancient period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 organized water transport, cultural interactions, navigators, port cities, smuggling activities, customs service, foreign relations, migration, and diasporas. Written b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generations who are based in diverse regions including Canada, Hong Kong, Japan, Singapore, Taiwan, the UK and the US, the chapters in this volume either address old questions from new perspectives, or foreground new topics that were largely ignored in previous scholarship. Some suggest possibl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This thought-provoking volume will be beneficial to read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rethinking China’s position on the global historical stage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post-Orientalism.

周佳榮著:《細語和風:明治以來的日本》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8年)。272頁

1868年的明治維新使日本成功走上近代化之路,之後的一百五十年,日本發生了多番變化。這一百五十年,又分為幾個不同的分期—明治時代(1868—1912年)、大正時代(1912—1926年)、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分水嶺的昭和前期(1928—1945年)及昭和後期(1945—1989年)及平成時代(1989—現在)。前三者是日本的近代史,後兩者是日本的現代史。 周佳榮教授常年致力於日本研究,本書圍繞著近現代日本的歷史和文化而作論述,並按內容編為四輯:「政治和社會發展」、「經濟和對外關係」、「出版與文化活動」、「科技與學術前沿」。反映了作者對日本歷史文化的理解和基本看法,予以讀者具啟發性的參考。

Yip Ka-che, Wong Man Kong, and Leung Yuen Sang (eds.), A Documentary History of Public Health in Hong Kong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433 pages

The publication of this book marks the fifteenth anniversary of the outbreak of SARS epidemic in Hong Kong in 2003. This documentary study, originating as a research project a year after the epidemic, is a comprehensive attempt to examine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health in Hong Kong from 1841 to the early 1990s. It covers the periods of prewar colonial rule, Japanese occupation, postwar reconstruction and growth, and the beginning of decolonisation. It analyses political,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colonial priorities and indigenous agency and practices that affected disease outbreaks and development, government and local responses, advances in technology related to health and medicine,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health agencies and institutions.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selected from government archives, personal paper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are invaluable source materials for the critical evaluation of such developments. The book provides a much needed and indispensabl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ing Hong Kong’s struggle to combat prevalent and emerging diseases such as malaria, tuberculosis, avian influenza, and SARS.

香港浸會大學中山公園研究團隊:《休憩空間與歷史記憶:全球中山公園研究》

(香港: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2017年)。559頁。

《休憩空間與歷史記憶﹕全球中山公園研究》一書分為內篇及外篇。
內篇收錄民國時期中山公園成立歷史及其作用與規劃,包括中山公園作為文明象徵的意義及建園風潮,同時為消失了的中山公園留下記錄。內篇另一部份收錄及簡介兩岸三地及海外現存中山公園的資料與圖片,期望為廣大讀者提供有關全球現存中山公園的資訊以作參考。
外篇紀錄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與大學圖書館合作舉辦「全球中山公園」項目的活動及演講記錄,包括中山公園數據庫啟用禮、學術講座以及中山公園圖片展覽。
電子版請瀏覽:http://digital.lib.hkbu.edu.hk/sunyatsen/ebook.php

鄺智文著:《民國乎?軍國乎?──第二次中日戰爭前的民國知識軍人、軍學與軍事變革,1914-1937》

(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368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軍事技術與戰術發展的分水嶺,諸如毒氣戰、空軍、國家總動員等新戰爭模式相繼湧現,對民國軍人,尤其是知識軍人帶來很大的衝擊,亦促成了民國時期的大規模軍事變革。
在討論1920-1930年代中國軍事變革時,論者大多圍繞黃埔軍校的建立或蘇、德兩國顧問對中國(特別是國民政府)軍事現代化的影響。 本書另闢蹊徑,以第二次中日戰爭前東北軍和國民革命軍的軍人為研究對象,探討第一次世界大戰至第二次中日戰爭之間(1914-1937年),民國軍人如何理解現代戰爭為他們帶來的挑戰,他們如何回應,以及他們推動軍事變革時遭遇的困難與限制。這些挑戰覆蓋戰術至國家戰略層面,例如步兵如何在現代火力下實施進攻,如何利用空軍與機械化,以至如何增強國家的動員能力等。

周佳榮著:《錢穆史學導論──兩岸三地傳承

(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183頁。

這本書以少年錢穆在常州府中學堂的軼事作為引子,縷述錢穆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和新亞書院等院校的關係,以及他晚年在台灣講學和往來港、台兩地的情況。《國史大綱》體大思精,《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卓識專深,其《秦漢史》亦為不可多得的斷代史著作,錢穆史學的規模已然具備;《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思想史》和《中國史學名著》等,均屬大師小著,廣為人知,其歷史文化精神亦流露無遺。錢穆早期著作《國學概論》較為治史者所忽略,五十四冊的《錢賓四先生全集》如何讀起,著者為你一一道來,兼及當年新亞書院諸大師一時無兩的學術氣象。近年中國內地出版錢穆著作、傳記和有關專書日漸增加,益見錢穆史學的生命力及其傳播情形。

周佳榮著:《香港通史-遠古至清代》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7年)。189頁。

本書是香港古代通史,以文化發展及社會變遷為主要內容。作者分遠古、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六個時段簡述香港數千年來一脈相承的歷史進程,在此基礎上,又以香港歷代行政沿革、居民和社會經濟、近代之前的宗教和教育三個專題探討歷史上的香港社會,指出有數千年悠久傳統的中國文化,是香港成長的根源和基礎,而且從未中斷;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是香港迅速發展的原因之一,現代香港的前景有賴於文化傳統與國際視野的互相配合。
作者編撰這本香港古代通史,就是希望更多人對香港史有較深層的認識,實事求是,綜觀全局。在社會繁榮、生活安定的日子,應該知所行止;在探索香港前路之時,不至於茫無頭緒;於艱困境況下繼續舉步之際,亦可有所憑藉。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我們強調國際化,尤應重視中國文化,研習香港歷史,尤應了解古代香港。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