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s Published by Faculty Members

周佳榮、麥勁生、黃文江著:《香港浸會大學六十年發展史》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 年),376頁。

Sixty years demarcates a cycle in Chinese tradition. Evolving through the years to deliver “whole person education,” the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stands high at sixty, shining under the motto “Light and Truth.” For HKBU, the completion of this full cycle signified various milestones and achievements which have well-prepared the University in face of another promising cycle. As new challenges are anticipated, the University’s extraordinary journey serves as a constant reminder of the institution’s brave beginnings and future endeavors. After three years of in-depth research, Prof. Chow Kai Wing, Prof. Mak King Sang and Dr. Wong Man Kong, supported by their research team and colleagues of CPRO, have produced Reaching a New Milestone: Sixty Years of Excellence at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which highlights our university’s contributions to tertiary education, innovative research, community service and knowledge transfer over these years.

李金強、劉義章編:《聲教廣披:基督教與華南方言族群》

(香港:建道神學院,2016年),280頁。

十九世紀初以來,自西徂東來華弘揚聖道宣教士發現寓居南洋華社、華南地區存在多種方言。因着這個社會語言人文現象,他們乃分別向潮汕、客家、廣府和閩南等方言羣傳播福音。今天,在全世界華人教會,方言仍是傳播福音、講壇宣道的重要媒介。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採行「三自愛國教會」之「國有化」政策,國內基督宗教出現「一體化」。海外華人教會則分途發展,其中除「國語」教會外,粵、閩、潮、客四大方言教會,成為海外華人教會的支流。可見方言教會,於近代中國基督教會之發展史上,自成一幟。隨着近日因世局丕變,種族、文化紛殊對立。各國學術界,相繼起而推動「族羣研究」,風氣日盛,從而影響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學者開始關注方言教會的研究。2014年,建道神學院中國文化研究系與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近代史研究中心合辦「中華族羣與基督教研討會」,邀請了香港、中國大陸、台灣和美國約三十位學者參與。本書即為研討會之成果。期盼對海內外華人教會史研究,作拋磚引玉之先導,以待來者。

麥勁生編:《近代中國海防史新論》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528頁。

第一次鴉片戰爭,表面上仍在盛世的清帝國被來自遠方的島國打敗,之後國勢急轉直下,對外屢戰屢敗。
面對從海上而來的強敵,中國海軍的知識、人才、技術和資源俱不足,海防建設更顯脆弱。值此危局,有志之士努力認識和學習海軍知識,招攬外國教官顧問,籌建艦隊和海防設施。期間走的冤枉路不少,花錢買教訓的經歷也不少。種種憂患到二十世紀還未離開中國,艱苦的歷程更為艱苦。
本書收錄的十七篇文章,有對清末海防的人物、知識、設備與佈局的細緻梳理,也有對抗戰結束後國民黨海軍發展歷程的深入追尋,還有對二十世紀上半葉香港海防風雲的忠實記錄。可以說,全書訴說的正是近代中國海防建設的經歷、苦難與奮鬥。

Cindy Yik-yi CHU (ed.), The Chinese Sisters of the Precious Blood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tholic Church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207 pp.

This book traces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Sisters of the Precious Blood in Hong Kong and their history up to the early 1970s, and contributes to the neglected area of Chinese Catholic women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atholic Church. It studies the growth of an indigenous community of Chinese sisters, who acquired a formal status in the local and universal Catholic Church, and the challenge of identifying Chinese Catholic women in studies dealing with the Chinese Church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as these women remained "faceless" and "nameless" in contrast to their Catholic male counterparts of the period. Emphasizing the intertwining histories of the Hong Kong Church, the churches in China, and the Roman Catholic Church, it demonstrates how the history of the Precious Blood Congregation throws light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digenous groups of sist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

周佳榮著:《明清小說:歷史與文學之間》

(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248頁。

小說是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學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和寫照。中國古典小說多取材於歷代史事,再添加文學手法改編,影響著世道人心、反映著社會變遷。全書文史並濟,結合作者梳理的圖表,分析明清時期歷史轉折與小說形態轉變的關係,講述如何通過小說本身作為歷史研究的參考材料,是一本了解明清小說及其發展歷史的入門必備讀本。

周佳榮著:《童蒙啟程──中華幼學經典精選導讀》

(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360頁。

作者挑選了18種中國蒙學名著作導讀,旨在介紹各種主要蒙學讀物的編寫經過、主要內容、行文特色及其思想評價等,並載錄全部原文,可以對不同類型的蒙書加以比較,可以對歷代層累的讀本有全盤的領略,藉此對傳統教材作更深入的探討和反思。本書的對象首先是教師,其次是家長,較高程度的學生也可以用作參考。

鍾寶賢、趙雨樂、李澤恩編註;梁英杰、高翔、樊敏麗譯:《明治時期香港的日本人》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16年),400頁。 

十九世紀中葉的亞太地區,正經歷風起雲湧的政治變革,西力東漸下衰微的中國,率先喪失了香港。香港也逐漸朝英國殖民地的管治方式發展,漸漸晉身為亞洲先進的行列。
關於香港,日本人從來不感到陌生。《明治時期香港的日本人》即為日本領事記錄香港事件與民衆的文本,平實而細緻,既反映了日本早期領事工作的艱難,又忠實記錄了日本領事與中國官僚、香港政要的各類官方交往,儼然是東亞外交史的一個縮影。
本書對香港的金融、港口、商企、行業的記錄,對英、法、美等西方列強的軍事布置的關注,對在港日人見聞的記載,既有別於殖民地政府的英文史料,也有別於晩清的中文史料,猶如觀察香港的第三隻眼睛。藉助這一新視角,或可幫助我們發現香港為人所忽略的歷史。

周佳榮著:《潮流兩岸:香港的人和事》

(香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6年),268頁。

從十九世紀中葉起,香港就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佔重要席位,是亞洲現代化的先進城市之一,影響及於中國內地和其他亞洲國家如日本等。本書從香港在中外交通和海洋事業的地位談起,縷述近代名人訪港見聞和從事文教活動的情況,論證香港在書刊、翻譯、語文、新聞、政治活動等領域,開近代亞洲風氣之先,連接區域網絡,介紹香港史地研究文化考察專著。全書分三輯,從「人和事」的角度,闡明香港在近代中國和亞洲所擔當的獨特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