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佳榮:《中國醫學史辭典》
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
ISBN 962-231-022-2
中國醫學有數千年的歷史,對初入門者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本辭典收錄中國醫學史必備的基礎知識和相關詞目一千八百餘條,足供研習中醫藥課程的人士參考。 內容分為〈名詞篇〉、〈人物篇〉和〈典籍篇〉三個單元,集中介紹上古以來的醫學發展、醫學人物和文獻典籍,兼及醫學文化史和中外醫學交流,附錄中國醫學史大事年表、文獻舉要及參考書目。
黃文江(與劉義章)合編:《香港社會與文化史論集》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2002年
ISBN 9628654314
本書是一群曾肄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學者,為了感激吳倫霓霞教授的教誨,在吳倫霓霞教授榮休之時,呈獻給老師的論文結集。書首有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院長黃鈞堯教授的前言,和劉廣京教授、王賡武教授兩位著名歷史學家所寫的序,內容大抵指出吳倫霓霞教授的學術成就,以及此書的意義。 收錄論文九篇,分別從不同角度探討香港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李金強:《自立與關懷:香港浸信教會百年史》
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02年
ISBN 962-07-6320-3
香港浸信教會源自1842年美國浸信會傳教士叔未士所開設的「皇后大道浸信會」,至1901年由華人信徒宣告自立,至今已有一個世紀,是香港華人教會中有數的「百年老店」。本書以香港浸信教會的教牧、會佐及會友為著眼點,並從背景、創立、自立、發展、鞏固及展望六方面,縷述此一香港華人教會的佈教經歷及其貢獻。 內容不僅為二十世紀中國教會史研究提供一項嶄新的個案,亦正如劉少康牧師在〈序言〉中指出:「盼望一間堂會的詳盡發展史,同樣可激勵不同堂會,重視歷史的研究,並讓過去所走過的路,成為前面發展的借鑑。」
黃嫣梨:《清代四大女詞人:轉型中的清代知識女性》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
ISBN 7543207486
本書通過清代四大女詞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窺探清代婦女思想的演變過程,她們是:明末清初的徐燦(1628?-1681?),清代中葉的顧太清(1799-1877)、吳藻(1800?-1860?)及清末民初的呂碧城(1883-1943)。全書分為六個部分:一、〈徐燦的思想與傳統婦德觀念〉;二、〈顧太清的思想與社會家庭觀念〉;三、〈吳藻的創作與婦女個性解放〉;四、〈呂碧城的思想革新與女權運動〉;五、〈總結──從徐燦到呂碧城看清代婦女思想與地位的轉變〉;六、附錄,包括〈徐燦《滿江紅》二首〉、〈顧太清《天游閣集》述評〉、〈吳藻《香南雪北詞》述評〉、〈呂碧城《曉珠詞》述評〉、〈哈佛訪問讀《寫韻樓詩集》〉。書末有參考書目及〈後記〉。
李金強:《書生報國──中國近代變革思想之源起》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
ISBN 7-5334-3151-0
本書共收論文十篇,前八篇為清季沿海官紳、知識份子關於海防、變法、海權及革命等新思想的言論探討,後二篇為香港、台灣華文史學研究的動向,為一近代中國思想史嶄新角度研究的著述。
黃嫣梨:《文史十五論》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ISBN 7301051123
本書是著者的研究論文結集,共十五篇。其中包括以秦至唐的治亂因果及人物思想為主要綱領的中國歷史專題,及以研究中國古代及近代婦女史為專題的論文。部份文章曾在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論集或學報上發表, 而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結集出版。
黃嫣梨(與吳錫河)合著:《斷腸芳草遠:朱淑真傳》
石家庄:花山文藝出版社,2001年
ISBN 7-80611-919-1
本書用小說體傳記形式介紹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生平及事蹟 ,共分十章:一、籍貫與生年之謎;二、官宦之家的閨秀;三、少女的初戀情懷;四、陷入不幸的婚姻;五、對景傷情愁斷腸;六、從宦東西不自由;七、鷗鷺鴛鴦不相宜;八、淒美的愛情悲劇;九、剛烈不屈的冤魂;十、千古流芳傳絕唱。
鍾寶賢(與趙雨樂)合編:《香港地區史研究之一──九龍城》
香港:三聯書店,2001年
ISBN 9620419707
本書雖是一本地區史研究,而涉及的範圍則不局限於地區之內。事實上,九龍城的發展對香港(甚至中國)歷史都有著特殊的意義。如何啟、陳伯陶等把「宋帝昺君臨九龍城」的傳說確立成香港正史時,身處邊陲的香港才進一步與中原歷史連繫在一起。在九龍城歷史不斷地被追認與重建的過程中,本地居民的歷史身份才得以慢慢地建立起來。另一方面,綜觀九龍城的發展,從產鹽到防禦、九龍寨城的設置,當地村落、市集、慈善團體樂善堂的興起,以至九龍灣填海工程、啟德濱和啟德機場的相繼完成等,均顯示了九龍城從村落而城市化的種種變遷。 書中內容根據第一手資料考證而成,如九龍街早期繁盛景象的描述,對多年來「啟德」二字來歷種種謬誤的廓清,和九龍城商業興起與當地慈善事業關係的論證等;而〈二次大戰與啟德機場〉一文,更填補了香港航空史上鮮為人知的一頁,相信對讀者了解該區的發展,甚有裨益。書內的百餘幅歷史照片,亦彌足珍貴。